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盡管受臺風“納沙”影響,廣西大新縣仍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5.1954萬人次,實現(xiàn)旅游綜合收入2851.68萬元,由國內演藝界著名專家、導演策劃編導的原生態(tài)民族歌舞專場文藝表演也在緊鑼密鼓籌備中。該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師小玲深有感觸地說:“打響‘邊關文化’牌,唱響‘精品線路’歌,是大新縣旅游‘突飛猛進’的致勝法寶!”
打響“邊關文化”牌
大新縣與越南接壤,有42公里的邊境線,聚居著壯、漢、瑤、苗等10個少數(shù)民族,素有“百里畫廊”美譽。此外,該縣還是古駱越民族的發(fā)祥地,有高腔詩蕾、板價短衣壯、土司文化等豐富多彩的邊關特色民族文化。自2004年以來,該縣以豐富的旅游資源和人文資源為依托,先后舉辦了五屆“中國崇左(德天)邊關國際文化旅游節(jié)”,以大型民族文藝匯演等形式,將本地具有邊關特色的民族民間藝術對外展示、宣傳。同時邀請200多名全國著名專家如陳凱歌和張藝謀的指導老師陳山等到大新縣為推廣民族民間藝術“把脈”。去年11月18日,法國歐洲文化行動協(xié)會代表團到該縣寶圩鄉(xiāng)板價屯觀看了“短衣壯”民俗風情文化表演后,代表團團長、法國蓬巴杜市副市長、蓬巴杜市國際關系委員會主席高樂菲女士欣然提筆留言:“一個美麗的地方,一場精彩的演出。致以法國人民友好的問候!”
唱響“精品線路”歌
大新境內有優(yōu)良旅游景點42個,其中以德天瀑布最負盛名。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評比“中國最美的六大瀑布”,德天跨國大瀑布排名第二位。為招來更多的國內外旅客,提高大新縣乃至廣西在國內旅游市場的競爭力,2006年,大新縣以德天瀑布為龍頭,聯(lián)合靖西通靈大峽谷風景區(qū)、南寧嘉和城溫泉景區(qū)、伊嶺巖風景區(qū)、龍虎山風景名勝區(qū)五大旅游景區(qū),組成“廣西德天旅游聯(lián)盟”,實行“統(tǒng)一品牌、統(tǒng)一形象、整合推廣、整合營銷”的經營新模式,使大新縣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如虎添翼。2006年,大新縣被自治區(qū)旅游局授予“廣西優(yōu)秀旅游縣”榮譽稱號。2007年,德天跨國瀑布景區(qū)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qū)和“廣西十個最好玩的地方”之一。
文化“軟實力”已給大新縣帶來了引人矚目的“硬效益”。目前,大新縣已成為廣西和崇左市共同推進建設的旅游重點縣,“十一五”期間,全縣接待游客達5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21億元。去年10月,在第五屆“中國崇左(德天)邊關國際文化旅游節(jié)”上,大新縣政府與4家企業(yè)簽訂了總投資近27億元的項目建設協(xié)議。